2013-03-09

「昨天是感動,今天是悲慟,明日就會忘了這群奮戰過的英雄。」





2013 WBC 觀後有感。

這群職棒英雄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現,可以讓我們看見他們「已經有的」以及「還需要有的」努力,也曝露了台灣人們的健忘和短視造成的結構性問題。

台灣教育的表象化後果非常的嚴重,除了一日球迷、一日專家之外,人人都想當風風光光第一個踏上壘的先發投手,卻鮮少人想穩紮實戰成為一個中繼與收尾投手,這就是台灣長期以來的結構化問題。

套句流傳許久的一句話「中華隊的國球不是棒球、不是網球、更不是高爾夫球,而是贏球。」,這種錦上添花、落井下石的群眾心態,讓所有領域該一日復一日紮馬步練內力的功夫,從未受人重視,有興趣的人們只能自己咬著牙,除了苦撐、還是苦撐,這群用自己青春年華、人生精華時段換來諾大能力的人們,只能等著在時間的洪流中,悄悄地被人們遺忘。

短視近利的群眾,在經過一日的感動,與一日的悲慟之後,完全會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再過一日就忘了前幾天帶著我們攻佔世界版面的英雄。

體育的資源還是永遠不會再有人投入,藝術的資源一樣鮮少人願意支出,更別提只會放在嘴上講的「多元化」。

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如此,再來個二十年?應該還是如此。

若是我們仍然喜歡坐在板凳上,舉起手臂對著別人指指點點、品頭論足,而不是自己起身盡點力、出點資源,那我們就只能永遠看著別人一直往前邁去,直到我們連想努力奮起的心力都沒有的那天到來,只落得不得不面對自己過去的愚蠢,以及過去從不動動腦、動動腳、動動手...去支持自己的盟友與夥伴的殘酷現實與結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