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0

「該學的是不要再問什麼是答案,而是先弄清楚問題本身成不成立。」




現代人該學的不是那麼一票的學科,該學的是基本的文字邏輯和自重而後人重,該學的是如何學習和尋找解決問題方案,該學的是舉一反三,該學的是不要再問什麼是答案,而是先弄清楚問題本身成不成立。

「沒遇過悲慘的人,我想應該不大懂什麼叫做什麼叫做微小卻諾大的幸運吧?」





什麼叫做幸運?

1. 每當你想放棄的時候,總有人無悔地在一旁支持著你繼續走下去。
2. 每當你覺得接下來可能走投無路的時候,總有人出現在你身旁遞給你一碗飯、一杯水,提供你接下來的所需。
3. 每當你失意落魄的同時,會有人用欣賞羨慕的眼光看著你,給你無比的鼓勵。
4. 我知道你還可以想到更多...

嗯?

你發現了嗎?沒有悲慘的對比,那些人事物一點都幸運不起來了。

所以,沒遇過悲慘的人,我想應該不大懂什麼叫做什麼叫做微小卻諾大的幸運吧?




2013-05-26

「我人生都走到這裡了,沒理由不再繼續走下去。」




趁我在人生裡腦袋還清楚的時候要不斷地感謝。

感謝老天透過父母賜與我一顆寶貴清晰的腦子,感謝各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路來的協助和相挺,感謝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當然我這個個體更不完美,會犯錯、會生氣、會想擺爛....,感謝許多人的包容、耐心與原諒。

有了這些,我才能有理由撐著走過那些已經走過的難走的路。

我人生都走到這裡了,沒理由不再繼續走下去......





「沒關係啦,再怎樣歐密馬都不會比歐巴馬黑。」





女性友人小芸要去海邊玩,她的母親提醒她要帶傘,不然會變得「歐密馬」(註:音譯,閔南語/台語中黑漆漆、烏漆媽黑之意) 。她將這個生活橋段分享出來,而我在這個分享之後回應了這句話。


「沒關係啦,再怎樣歐密馬都不會比歐巴馬黑。」



跨語言與文化的文字遊戲,真的很好玩。




2013-05-24

「很多事我只能教你做、帶你做;不可能幫你做、代你做。」





職場上無論是上司下屬、還是夥伴的關係,有許多業務相關的實際事務運作,都必需靠實做經驗的累積才能夠越做越順手。

所以,有許多的事情,站在教學付出者的角度來說,有時候看著新手又呆又笨的手腳和執行進度,有些人會很急地將事情搶過來自己做。但這樣對團隊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我們搶過來做了,該學的人少了一次學習與練習的機會,而且還會遭受心靈的創傷,可能以後就不敢努力在這項事物上學習了,就這樣團隊會因此少了一個可能成長的機會。

我們得學著耐著性子,看著小孩學步時地有耐心,教他走、帶他走,但是我們沒辦法幫他走。教別人做事依然如此,教他走、帶他走,千萬不要搶過來,幫他做、代他做,這樣子未來他可能依然什麼都不會,然後我們自己卻要不斷地下去做他應該做的事。





「沒看過,不代表這世界上沒有人做過。」




在以前的許多實驗電影裡,可以看見很多好玩的光影、剪輯和特效所組合出來的敘事手法。有許多前衛的想法,到了今天,仍然是很前衛的!





延伸閱讀

光影對人臉的影響,Sparkles and Wine - Teaser 裡兩分鐘全看到。



L'Enfer d'Henri-Georges Clouzot

 1964 Henri-Georges Clouzot - "L'enfer" (lighting effect)

2013-05-22

「沒有解決問題需要的工具能力,也沒有主動解決問題的心,這樣子問題是永遠不會被解決的。」





職場與生活上,我們會遇上大大小小的事件與問題。能不能解決問題的最大因素來自於我們的「心態」,如果心態永遠都是「我本來就是第一次接觸,所以不會是正常的。」,那麼每一次都將會成為第一次,永遠都不會有下一次。

解決問題,需要的工具能力,是在大大小小事件當中經由實做去學習與經驗累積得來的,決大部份不會有人特別為了讓你解決一些小事情而特別花時間和精力去訓練我們。如果這點基本學習的能力與態度都沒有了,那麼叫別人如何指望且放心地讓你去解決問題呢?

凡事總有第一次,沒錯,但這不應該是拿來規避必需同時學習並且成長到可以解決問題狀態下的理由,而是更應該利用這個天大的機會,讓這個第一次成為下一次能做得更漂亮的一個墊腳石。否則,這個第一次成了我們的最後一次,不只是浪費了別人給的機會與時間,更虛擲了自己的精力與光陰。




2013-05-21

「有時,請你離開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有時,請你離開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每個人都該有一次自新的機會,不教而殺謂之虐。但也不能不斷地給自新機會而無止盡地教下去,該動刀還是得大刀闊斧地下決定。





2013-05-19

「他們只想了事,不想辦事。」





說穿了,他們在意的是自己訂出來且沒來由的奇怪KPI數字,而不是活動成效。他們在乎的是事情有沒有做完,而不是有沒有做好。





2013-05-18

「這年代需要的是資訊力、科技力與理解能力,其他資訊都可以用相關工具查詢得到和補足相關內容。」




這年代需要的是資訊力、科技力與理解能力,其他資訊都可以用相關工具查詢得到和補足相關內容。

長期累積下來的,自然就會成為我們的知識,當我們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後,就會變成實務經驗。而這些實務經驗就會透過願意花時間與精力做分享的人,成為這個時代更新的資訊。

如果你現在的資訊力、科技力不足,只剩理解能力,那快點去學習相關工具的操作。至少你要瞭解如何下關鍵字在google裡尋找。

如果你現在連理解能力都有問題,那麼很抱歉,我得說你在任何時代應該都很難和其他人一起溝通生存,那是最基本的能力。



「他們只會比價錢,而不會比知識和能力。」





科技相關產品的拍攝,找我準沒錯,因為,我聽得懂、看得懂裡面所有的原理。然後知道裡面的原理加成起來的產品用途。

但基本上,這類老闆們的死腦筋都不願意付相對合理價碼來請這樣一個團隊。

他們只會比價錢,而不會比知識和能力。

從這裡就可以談回來為什麼台灣的就業市場這麼慘淡,普遍薪水總是不漲,不是說沒有好老闆存在,而是大部份的老闆都是吃雞腿連骨頭不剩的鐵公雞。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是:「世道太差。」。原因是更有錢的人們被媒體嚇壞了,以為花出去的錢以後根本賺不回來,於是連花都不花。經濟就是因為這樣子成為一灘死水,連流動都懶得流動,怎麼拿流動的動能來做其他用途呢?

簡而言之,媒體在販賣恐懼,人們信了,不良業主利用了,造成整體社會的敗壞與不知上進。我只能說這樣子的社會,超過三好,四好啦




「愛能讓人包容山林的缺口,恨能讓人排擠空氣的存在。」

2013-05-17

「我只會呆呆笨笨地學習,只好不斷地一直吃掉所能接觸到的知識線頭,然後循線追下去。」





我心臟不夠大、能力不夠強、資源不夠多。

我只會呆呆笨笨地學習,只好不斷地一直吃掉所能接觸到的知識線頭,然後循線追下去。


--


我不是天才,我為了學習更多的領域與知識,花去了我全部的黃金光陰。我得忍住自己對自己的怨懟,看著別人的尖塔越疊越高的同時,望著自己還在蓋著金字塔那諾大面積的地基,說實在的還是會有點失落感存在。

人們總說高處不勝寒,但我怎麼偶爾還是會覺得仍然站在低處的我,還是會感受到那種從社會不同地方所傳達過來的隱隱地寒冷之意。





2013-05-15

「一句再簡單不過的回應,往往暖得抵得過整個心中的寒冬。」






你在什麼情況下會有這種感覺呢?







「粉絲頁是要努力「抓粉絲」,不是一直「抓交替」。」





每個不同類型的粉絲頁,目的粉絲的分眾與樣貌都不大一樣。

但粉絲專頁的的共通目的應該是「建立起對粉絲專頁產生認同感的粉絲群」,而不是一直狂辦和粉絲專頁內容無關的抽獎活動或其他活動,讓一堆不是原本目標受眾的粉絲加入,這樣就算粉絲數字累積得很漂亮,在長期運作下的互動數字,很容易就會被有經驗的人們看破手腳。

如果過去是用這種方式在委外經營的業主們,一陣子之後發現對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沒有實質上幫助,很容易就會想要換經營團隊,不然就是另外開個新粉絲頁。這樣子做,根本不是在「抓到對的粉絲」,而是一直在讓你的粉絲頁「抓交替」,一直換、一直改,總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實質上粉絲頁的經營,是需要花上很大功夫的,因為最終回來檢視時,一定會發現「內容」的產製才是最原始的重要因子,而其他可以快速造成增加粉絲效果的活動和奇怪內容,長期下來對粉絲頁當中「粉絲」成為「真正粉絲」的這件事,幫助實在不大。

言而總之,回歸服務與商品、認真製作與粉絲調性相合的適當內容,這才是粉絲專頁當中應該不斷持續努力的工作事項。

以上的粉絲專業經營,也可以做為官方部落格或者官方網站新訊息露出的很好參考。






「有問題先解決問題,先別浪費時間生氣。問題解決了,大家學到了,那又有什麼好生氣的?」






「為什麼都沒看過你生氣,你不會生氣的喔?」

「有問題先解決問題,先別浪費時間生氣。問題解決了,大家學到了,那又有什麼好生氣的?」

雖然這樣講,我還是會生氣的好嗎?特別是遇到要浪費時間解釋用簡單數學和邏輯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時。


----


做人別太愛生氣,但要活得生氣勃勃。











2013-05-14

「再簡單的事,要你重覆做上幾十次、幾百次,那就開始不簡單了。」






整合眾人之事,時間永遠不夠用。因為數量加成的特性,將會讓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都變得需要花上許多時間和精力去處理。

再簡單的事,要你重覆做上幾十次、幾百次,那就開始不簡單了。

「專業知識與通俗知識之間的轉換,是一門專業,而且是一門真的不簡單的專業!」






要把生硬困難的專業領域知識與資訊,轉換、轉譯成一般人聽得進去也還願意聽的內容,這真的是一門必需專業雙修、甚至是專業多修的課題。

有時候並不是避開主體而不談,讓人摸不著邊的才叫做專業通俗化,而更應該善用比喻和轉換這些說故事技巧,將這些硬梆梆的資訊主角,透過故事的架構讓它活化起來,擁有人性、擁有溫度、擁有成為所有人朋友的機會。





「你們有認真想過,這個城市給消費者願意進來的最大誘因是什麼嗎?」







今年都不願意改變了,憑哪一點會覺得明年會改變?

每年都有專家會議,每年都有建議,之前的四五年都沒改變了,就算做成會議記錄,到底憑哪一點經過今年的專家會議建議後,會照這些建議改變?

不會變就是不會變,要變好早變化了!還等這麼多年的專家會議?

可笑....

追加入數字,追優惠店家數,追手冊進度。

我反倒想問問:「你們有認真想過,這個城市給消費者願意進來的最大誘因是什麼嗎?」






2013-05-13

「學校該教的是解決問題的想法與方法,企業該給的是累積經驗的時間和機會。」







學校不應該一直填鴨那些查一下就查得到的資訊,應該教的是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相對的,企業不應該指望學校幫你訓練好員工的職能,反而應該期待學校交給你的是一個會獨立思考、團體合作的個體,要給的只是累積相對的職能經驗和讓他成長的時間。


社會裡的大多數人們,期待別人去幫自己做事的都很多,但總忘了自己能做些什麼。





2013-05-12

「五個小時路程很遠?三個小時路程很遠?醒醒吧,你可能不是活在地球村裡喔。」





距離感是相對的,當你覺得台北高雄之間的路程很遠時。那種從美東飛美西,廈門飛北京,這種長時間的旅程,根本就變成天方夜譚。

五個小時路程很遠?三個小時路程很遠?

醒醒吧,你可能不是活在地球村裡喔。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島民們,安樂久了,死吧。」





就偷雞摸狗都耍小手段想偷懶,這種不叫太平盛世,叫做茍且偷生的世代。

表面上的和平不是真和平!






2013-05-10

「是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會簡單許多?」






為什麼世界總是要那麼地壁壘分明?事實上有許多跨界交融的實際案例一件又一件,但人們為什麼總是不打開耳朵、張開眼睛,去聽聽、去看看,那些美妙的融合結果。






2013-05-09

「當一個人走入了一個從來不曾走入的世界,發現了一個只能閉上嘴而不能宣揚的入口。那種不能分享的感覺壓抑,足以摧毀一隻抹香鯨。」






之所以怪貓有九命,不是因為牠怪,而是因為牠怪、又擁有好奇心。

但如果你不是隻怪貓,那麼好奇心,足以殺死你九次還不夠。

之所以會有陰暗處,那是因為光線被遮擋住。遠在另一面燦爛陽光灑下的同時,這一面正在獨自飲泣,逐漸失去原始的自己,變得越來越沉靜、越來越沉靜、越來越沉.......靜.......。








2013-05-06

「不同的世界,讓我抓不住那條看不見的線。背景的差別,讓我找不到一個可以踏上去的台階。」





不同的世界,讓我抓不住那條看不見的線。
背景的差別,讓我找不到一個可以踏上去的台階。

慌亂的感覺,不曾熄滅。
只能逞著愚勇,繼續向前。




2013-05-05

「每個人生下來就被環境冠上了名為宿命的帽子,但不代表我們就一定得向這頂帽子低頭。」







有人出生含金湯匙,有人出生在馬廄,有人出生在城市,有人出生在荒野。

人的出生際遇一開始就已經定了一半,剩下一半就看自己想多努力走出自己的環境設限。




「明知會酸、會痛,還是想要走下去,這就是一種沉迷。」





相互支持才有走向同一個目的地的勇氣。


「還是官僚體系主導著文化創意產業,像個小孩到處爭功說是自己做的現況裡。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包山、包海、還包生小孩的全包產業,壓根兒等於空談。」




還是官僚體系主導著【文化創意產業】,像個小孩到處爭功說是自己做的現況裡。【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包山、包海、還包生小孩的全包產業,壓根兒等於空談。

他們教我們說:「寫文章不要太多重點,那會跟沒有重點一樣。」

可是為什麼【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點那麼多?多到讓人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圓是扁,連個方向都摸不透找不著呀?




這就是一台拼裝車,它的目的不是開上一段旅程、到達美好的中繼點。而是為了炫耀我們也拼得出一台車,而這台車能不能跑、是否可以開向還沒決定的目標,這些問題早就被當做死屍棄之山林不可尋得。





文創產難不難?一點都不難,難的就是這些拼裝法律與沒有目的性的文字推疊。
考試會不會考?會!實際上有沒有用?有!
可是,沒有這些法條,我們的文創產業會不會發生?會!

我們下個十年的產業就只能靠這個名目來支撐,但是,卻由一群不是做內容與文化的人們在其中佔滿位置,吃乾抹淨。


我要強調,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點不是這些分類,而是「內容」,無論這些分類做得再漂亮,沒有內容的累積,都只是空殼。


延伸資訊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施行細則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愛上了,沒有理由,也不會有對錯。那些社會道德的羈絆,是人生的韁繩,綁得人喘不過氣,只能邊逃邊努力呼吸。」






愛有很多樣貌,有外顯、有藏暱。

對錯是比較下才會產生,愛上了,什麼都可以成為愛的理由,當然不愛也相同,不愛了,每件事情與人物都是原因。

愛上了,沒有理由,也不會有對錯。那些社會道德的羈絆,是人生的韁繩,綁得人喘不過氣,只能邊逃邊努力呼吸。

人的一生有大半都在情與愛裡掙扎,情與愛的對面,住著仇與恨。這鄰居,總會狹路相逢,大打出手,演出全武行,或是言語相對,上演一場無可取代的辯論大會。




「政府說謊、教育說謊、學校說謊、老師說謊、家長說謊、連小孩都被教成不相信自己說的話。」





越瞭解這社會的運作,越覺得努力在很多地方根本是浪費時間。

政府說謊、教育說謊、學校說謊、老師說謊、家長說謊、連小孩都被教成不相信自己說的話。

這謊言瀰天的社會,還有什麼進展可言?

還好,這在社會裡還不是百分之百的佔比。意思是還有拯救的空間就是了............雖然機率微乎其微。

---

說謊的人....才是活在世上的人...

入土靜靜躺著的,帶不走那些生前的謊言..........反道不斷流傳......


BGM
林宥嘉 說謊





2013-05-04

「想哭是蘊釀,淚珠是釋放,淚痕是無法永久的珍藏。」





傷心這角色,言之鑿鑿。





「有許多場域,我從來沒想過會把這門給開啟、還走進去。」





看著別人的故事演出,和自己成為故事中的主角,那些感覺是不大相同的。

無數的故事裡,有許多場域,我從來沒想過會把這門給開啟、還走進去。

門後的風景,用看的還不過癮,總要親身踏過那些土地、碰過那些花草、遇過那些事物...,才能慢慢明瞭,那些不斷發生的故事情節,為什麼總是那樣美好。


---

在故事裡浮沉,總會想找到平衡,在故事裡呼吸,總會想遇到奇蹟。

就算推進迷宮裡,只要天光不滅,都有走出範圍的希冀。
就算捲進漩渦底,只要一口氣在,都想飛出束縛的心情。

臉上笑容溫柔,心上的笑容嘴角上揚有所不同;
眸裡眼神迷朦,腦中的影像清晰程度好上許多。

微酸的感覺在發酵,在甜蜜糖水裡不斷翻攪,嘗了口這個味道,在未來世界中不停尋找。
微苦的記憶在動搖,在回憶美好中不斷縈繞,舔了下快樂煩惱,在封閉範圍裡不停奔逃。

故事裡的感受,只讓主人翁之道,在故事裡生存,不斷尋找,尋找不切實際、看似真實、無比美好,從來不曾遇過的那些習慣。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與相關配套措施,看起來就像是為了拼裝出一台車而去拼裝的結果,而不是為了想開到什麼地方而去找一台合適的車子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