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沒遇見某些事不會知道心胸有多廣大,沒遇見另一些事不會知道心胸有多狹小。」





我們的成長過程將我們塑造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擁有不同的喜好和見解。

不要把自己的「規範」套在別人身上,因為別人不大可能擁有和我們一模一樣的成長與經歷,更不可能擁有一樣的腦子和想法。

人的好惡,是上天透過環境給予的。




「專案事務繁雜造成的變因增多,更需要有經驗的專案管理者來做好進度提醒與管理。」






經驗的累積除了自身親身經歷外,還可以從許多願意分享的人們身上學習。所以一個盡責的專案管理者,除了將專案管理盡力做好之外,還需要和不同領域與事務的人們多多交流,學習到各種職業與職能不同的重點眉角,才有機會將日益複雜的專案內容用經驗簡化思維方向。

簡單來說,對相關事務瞭解的越廣、越深,越有機會能夠將風險降低以及將進度朝向更完善的方向規劃。


2013-04-27

「不瞭解商圈的本質與業態,無法做好商圈的整合與相關活動。」





這幾年的觀察與實作之下,看見了許多相關的政府標案與類似活動當中,規劃者似乎都將商圈當成一個開放式的百貨公司來看待。

但是這群人往往忘了商圈最重要的本質,到底商圈的本質是什麼呢?我就我自己的認知來做分享。

商圈雖然和百貨公司一樣,賣的商品琳瑯滿目、什麼都有。但是最大的差別就是,百貨公司發動活動與促銷的老闆只有一個,而且業種分類已經在分層規劃時安排妥當;而商圈發動活動與促銷的老闆不只有一個,而且業種分類完全是散落分布。再更簡化去看,百貨公司的管理單位有對空間商家較大的約束力,而商圈的管理單位則對空間商家的約束力大大不如百貨公司。

再者,百貨公司的行銷企劃團隊是針對整體封閉性的商業空間做規劃與執行,而商圈的行銷企劃往往沒有自己的團隊,更別談商圈是屬於開放性商業空間的現實了。這在溝通和企劃的過程當中,所要花費的時間與心力上,壓根不成正比。

百貨公司是由上而下的管理,而商圈則是由下而上的集合;百貨公司是在同一棟場域裡的集合式樣貌,而商圈則是分佈於縣市這大範圍土地場域上的分散式樣貌;百貨公司的單一樓層販售的商品同質性高,而同一商圈內所販售的商品則並非如此。百貨公司的行銷資源有大半是來自於統一收取的管理費與相關傭金,而商圈的行銷資源則是沒辦法三言兩語就說得清。

能夠進入百貨公司的品牌商品,多半是利潤較高、且經營體係較為完善的商業團體;而分佈在各地的商圈店家,利潤高低與經營體係參差不齊。相對之下,整體百貨公司的行銷規劃對比於縣市內多個商圈的行銷規劃來說,要簡單得許多,因為,百貨公司變因較少、商圈變因較多,變因的多寡在百貨公司與整體商圈當中,差別太大。這也造成了在整體規劃上無法將商圈的經營模式,完全套用百貨空間分散出租、統一管理的簡單模式。


綜合以上個人觀點,我個人認為的商圈本質,簡單列舉如下:

  1. 不像公司只有一個老闆,而是有很多老闆集合而成。
  2. 不在大型封閉式場域裡進行商業行為,而是開放式的區域空間。
  3. 業種與業態的多樣性以及利潤與體係的不同,造成商業變因非常多樣且繁雜。


每個商圈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商圈的產業生態系,要再搞定這些不同的產業生態系所集合起來的各縣市商圈集合體,真的不能在還不瞭解細節之前,妄下策略與方 向。不然就會像這幾年所規劃的商圈活動,狀況好的話雷聲大雨點小,狀況不好的話只是曇花一現。若能帶來短期的消費人潮這還不打緊,若只是帶來了一群看看活 動就走的人潮,那不止沒讓商圈內的店家獲得收益,還會造成店家們必需處理大量人潮所留下的許多問題。






「等待是酸的,遇見是甜的。沒有酸的對比與提味,那種甜的滋味將無法清楚地被體會。」






許多事物與感覺都是相對的,要有比對與比較,才會產生意義與互動。




「創業和辦活動一樣,都得搞清楚目的,訂定好目標,再擬定好策略。」





這是在一場講新創的演講裡提到的,因為辦活動是從學生時代就能夠接觸的最好學習場域,而且辦活動之中所有的事務都和規劃創業內容大同小異,只是目的性不大相同。

活動的最大目的,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例如宣傳團體、完成訓練、製造快樂....等等;而創業最大的目的大多只有一個,就是透過創業這個途徑,達成獲利的結果。

有了目的做為整個活動或事業體的方向指北針,接下來途中所要經過的目標是哪些就較容易訂出,再來就是如何規劃出到達那些不同階段性目標的執行策略。

如果你還沒有信心創業,先從辦活動開始磨鍊起吧。就算只是一場簡單的交誼活動、或者是一場簡單的茶會、餐會或歡唱會,這將會是開始,只要越辦越多、越辦越大,就會學得許多執行上的細節與應該擁有的態度。創業只不過是將這些細節的組合結果,完全導向於營利這個目的。



2013-04-25

「當跨過第一個山頭時會要很用力地攻頂,再來第二座、第三座...的時候。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而且當中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也會不斷地累積,成為自己的一體。」





只要做事與思考邏輯清楚........
跨產業領域後要補上的,剩下不斷精進的實務經驗而已。

當跨過第一個山頭時會要很用力地攻頂,再來第二座、第三座...的時候。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而且當中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也會不斷地累積,成為自己的一體。

這樣跨山頭,才有機會練成異業整合的堅強實力。不過人的一生就那麼短,還是沒辦法跨過幾個山頭,特別是在這種越來越不支持這種神經病行徑的現代化功利主義至上的病態社會當中。

「情緒與情感就像水一般,就算滴流的水量再少、速度再緩慢,總有那麼一刻會滿杯而出。」





水滿溢了,可以換個空杯來盛。

可思念滿溢了,如何是好?








「這年頭賣得最好的商品,叫做恐懼。」





販賣恐懼所得來的利益,鋪天蓋地、無所不包,就看那雙伸進來的手一把能抓走多少。


恐懼,是門好生意。


嚇嚇你,就什麼全都掏了出來並且自願地雙手奉上。

「執行事務前再多花幾分鐘的時間去搞定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和因果關係,可以省下未來更多修正補鍋會花去的冤枉時間。」






事務執行的背後都有顯性與隱性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背後都有個擁有方向性的目的。

在這些事務執行的細節裡,藏著因為要達成目標、接近目的的所有邏輯概念,所以事情會有所謂的因果與先後次序的關係存在,如果搞定了這個先後與重要性的排序,後續要來回修修改改的時間就能夠被省下,留下較多的時間讓事務的執行過程與結果更臻完善。

時間花在前面,比花在後面值得多了。




2013-04-22

「我不懂藝術、不懂音樂、也不懂什麼叫做文學。我只是愛亂塗鴉、愛亂玩音符、愛亂組合文字而已。」






赤子之心的保持,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掛上這個「師」字,就得有體認必要「傳其道」、「授其業」、「解眾惑」。





「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這「師」字對我來講,並不止於「老師」一意,名詞內有個師的,就連軍隊編制裡的師長,依然適用。

掛上這個「師」字,就得有體認必要「傳其道」、「授其業」、「解眾惑」。

「傳其道」,必需讓自己的理念與目標非常清楚,指引那條道路與方向,讓願學習追隨的人們有跡可尋。「授其業」,在前往理念與目標的道路上,必需擁有許多的專業能力,而這將專業傳遞下去,是讓後起者、追隨者能夠知道到底該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才好繼續走在這條路上。「解眾惑」,因為這條大道的方向已經決定,但有太多路上的風景人們不得其門而入,這時候各種疑問就會出現,若要達到「傳其道」、「授其業」的階段,勢必仍然需要解決眾人的疑問,是故解眾人對方向與專業上的大小疑問,是必然無法放下的。

冠上的名詞裡被叫上聲「師」字,責任有多大?想要成為「師」,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呢?共勉之。

「才離開,便留下滿滿的思念。」






思念總在離開前後....

思念滿了,也只能期待下次離開前後間的時光,好好讓它傾洩,直到再次滿溢那時刻。


2013-04-21

「我們可能上輩子是蜜蜂。很努力地工作,而且製造一窩子甜蜜蜜。」






小小的工蜂不就是這樣過上一輩子的嗎?

雄蜂一輩子就只為了追求到女王蜂。

女王蜂一輩子就是被服侍和生產後代大軍。


照這樣看起來,似乎當個工蜂真的在蜜蜂族群裡是最幸福的了。



.

2013-04-18

「當褪去甲殼後,毫無防衛與攻擊能力的甲蟲,那會是處在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曾經認識過這樣的自己,充滿著謎樣的氣息,像戒不掉吸食毒品或染上酒癮般難以戒去。這時候的理性面臨崩盤邊緣,弓絃一線,感性擴張滿溢過極限,似乎即將淹沒那理智所堆疊起來的牆垛。

當褪去甲殼後,毫無防衛與攻擊能力的甲蟲,那會是處在個什麼樣的世界?

矛盾的堅強,在遭遇空氣的洗禮後,表皮是否能再完成固化,成為再大上一級的甲蟲?這一切都得看是否頂得過這褪掉武裝後的柔軟內心,如何承受與面對迎面而來的種種簡單、但強大的磨難。頂得住,就能有機會再往前一步;頂不住,這甲蟲的生命,或許就得停在這兒一些時日,甚至,一輩子。






.

2013-04-15

「為什麼只有中國有貓熊?因為只有這裡的動物們會工作到人生只剩黑白,而且還有濃濃的黑眼圈。」






難道這是上天從以前就準備留給我們的啟示?




「有時,事物的背後看得太過清楚,反而不是件好事。」






因為太瞭解而無法下決定,失去果斷的能力。

因為知道太多而心腸放軟,失去手起刀落的勇氣。


「創新不是用講的,而是去想、去試、去實踐。」





我們一直在參考國外的商業模式,但是一直忘記我們的文化 (生活模式) 與市場大小,一直擁有與國外環境最本質性上的差異。

這點是我一直在思索的,特別是這些日子接觸許多在大陸發展的資訊後,每跨個省份就要換個在地策略的經驗回饋,讓我對「全球在地化」和「在地全球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與思維。

全球化是必然的路,但全球化不應該架構在上一代那種爆發戶似的「標準化流程 (SOP)」上,反而更應該注重各地區性的文化差異,以那些「非標準化」下無法操弄的因子做為學習對象,這樣才有辦法以舊搏新,才不會一直要所有人去照著以前刻出來的樣版行事。這才有機會創新!

創新不是用講的,而是去想、去試、去實踐。

我覺得「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像鐘樓怪人一樣拼湊出來的名詞,反而道盡了從過去到現在真正該做而沒做的一些事。哪個產業沒有自己的文化?哪些產品與服務發展的同時不需要創意?而當產業找不到自己的文化與持續創新理由的同時,正也同時宣判這個產業連轉型的機會都開始渺茫。

書本裡理論熟稔的人太多,實務操作換經驗的人太少,所以在建立「文化」與面對實務「創新」時,打高射砲的心態讓許多可以累積成塔的小細沙,從指縫中溜走、隨勁風飛刮,無法成為一個能夠裝載與生活的巨塔。




2013-04-11

「當人們失去閱讀的耐心,那些文字就再也不具任何意義了。」





字就寫在那兒,或印在紙上,它們永遠不會跑掉。

但總是一群人讀不進腦子,閱了個大空白。

就算它們能歌善舞,依然不受眼球的青睞。




2013-04-07

「我看著一群人因無知而勇敢,但怎麼遇上某些事這群人便因無知而害怕?一樣是無知,態度竟如此地大轉變。」






愚民,真的是最好的政策方向。

因為無知,可以蠱惑勇往直前;更因為無知,可以販賣恐懼得逞。


無知就是當有人告訴我們再往前跨一步就會撞上無形、無色、摸不著的一道牆,而我們用一輩子的生命去相信那句話,從來不曾去試著撞撞看,就算是輕輕的碰一下也沒有。




.

2013-04-06

「能解決問題的商品,就是好商品。不管那是多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文化創意產業」是這幾年最夯的關鍵產業之一。

但是許多產品推出來的目的只是為了文創而文創、為了設計而設計,忘了產品本身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

所以目前看到的有七、八成都是在做換換外皮就說是新商品的事。

有時候還會出現本末倒置,完全喪失它原本功能性的奇妙設計,變成了擺著也不算太醜,但是好像又沒有什麼用的「純藝術品?」

別忘了,再簡單的問題都需要一個簡單的工具去解決。能解決掉眼前問題的那些商品,就是好商品。不管那是多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

2013-04-04

「仇恨是比家產還更能延續傳承下去的一種文化性遺產。」






要仇恨?
理由很多。



--- 以下錯誤示範,請勿亂起仇恨,很可怕的。

武松殺了老虎.....所有肖虎的理當群起攻之... 實在是大不敬....

郭抬鳴鐵腕政策,讓過去許多公司倒閉後收購併為己有,造成生靈塗炭,得以群起唾之.... 

苔雞店張某回國用盡國家資源造了個最大的雞店場,將污染留在土地,將資源收歸私有。我們應該反對到底....  


---


不過還是歡迎大家發揮創意,將你認為可以仇恨的事蹟留下與我分享 ^^



2013-04-02

「這就是完美的行銷策略,這就是永遠的時尚,這就是讓人們充滿無盡遐想的烏托邦。」






在鑽石的開採到販售的整個流程當中,我看到的是「行銷策略」的完美體現。
從商品一開始的定位,到末端銷售,整個行銷故事鋪陳地天依無縫。

時尚?字意不就是「當下大家最推崇的」嗎?

這就是完美的行銷策略,這就是永遠的時尚,這就是讓人們充滿無盡遐想的烏托邦。






延伸閱讀

鑽石是21世紀全球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終其一生所追逐的,不過是一堆抽象且不實際的表徵符碼。」







文化是什麼? 人類的生活過程與痕跡。那其他動植物有沒有文化?

創意是什麼?發現新的事物或重新組合已有的概念。那睡著了做的夢有沒有創意?

人們總愛聽著別人述說的故事,津津樂道。就算藏了許多抽象的概念與詭計,依然願意吃下那些符碼化的內容與產品。

我們終其一生追逐的,和轉角那隻老犬、牆邊那隻少貓、樹上那只小鳥...,有何兩樣?

不過都是些自以為很重要的符碼堆砌出來、且真實裡不知為何物的東西罷了。



「勿因溺國而誤國。」





過度的溺愛,會淹沒該有的理性,深陷意識型態的泥淖而無法自拔。

2013-04-01

「我個人認為,所有保險制度以薪資為基底計算的,應全部納入所得稅之範圍。再將各種分散的保險整合起來成為真正的全民福利保險!」






「外貌終將老朽,智慧後必流存。」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累積,和不斷地和社會脈動接軌與挑戰,混合成了一種讓人上癮於挑戰環境與自我的毒品,一但沾上了,想戒?談何容易」






經營商圈的事務與過程中有一種魔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累積,和不斷地和社會脈動接軌與挑戰,混合成了一種讓人上癮於挑戰環境與自我的毒品,一但沾上了,想戒?談何容易啊!




「一閃即逝的活動內容,除了帶來了沒有提袋率的人潮不說,還會留下更多的失望之情。」







產業本身就有相對性的強弱,依其所在地、成本、價格、生活化需求程度、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與平均回流時間...而定。

如果想用西門町的模式來操作士林夜市,還是用北投溫泉的模式來操作南昌傢俱街,我個人會說這是一種天真的想法。還有更多例子可以舉,舉也舉不完。

在行銷與活動策略上,這些商圈的本質全然不同,商品內容與主要客群更是大相逕庭。再加上商圈的組成是由許多店家聯合而成,而非同一個產權擁有者所管理,這之間更增加了商圈在行銷與活動策略上的決定變數選項。

這幾年來的觀查,有一半以上商圈內部都有很熱心的人們,出來組織商圈與協助取得向心力。但就如開頭所說的,產業本身就有相對性的強弱,商圈亦然,這導致每個商圈的表現程度不一。

部份商圈有幸能得到關係良好與實力堅強的企劃團隊進駐,企劃方向也剛好適合該商圈的業態屬性,進一步取得更多資源來開發成未來永遠可以營運的籌碼。但更大部份的商圈則是尋求不到適合的企劃團隊來支援,導致活動往往沒有延續,只能曇花一現。若這商圈特性是靠臨時性人潮就能生存,那麼這樣子如放煙花一閃即逝的活動企劃一定有幫助;但若商圈特性需要靠長期培養興趣族群的,那麼如此一閃即逝的活動內容,除了帶來了沒有提袋率的人潮不說,還會留下更多的失望之情:「為什麼人這麼多,就是不會來消費?」。

靠政府政策性的預算支出來活化商圈,這只是一時之計,若是商圈沒能在這些預算的支援下,發展出獨有的長期獲利模式,那勢必會遇上很大的危機。試想,當政府政策轉彎、或者不再有能力提供預算協助時,這些商圈該何去何從?

商圈的問題錯綜複雜,若沒有花上三五年的時間去瞭解當地的歷史背景和商圈特色,光只喊文化創意口號,或者瘋狂舉辦人潮擁入的大型活動,真的不見得對商圈本身有長期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