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這幾天網路上面朋友會丟掉很多數字,結果沒有,感謝朋友們都能包容不同的聲音,或者根本就是忽略、或者根本人微言輕從來沒出現過在你們的公牆上。還不大認識我的,以下文字可以讓你多連結些點蛛絲馬跡。
事件發展至今,雖然我個人希望大家能夠共同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但目前看起來各方都還是不肯丟下一些已經不知道是什麼的堅持,而部份人民已經開始對立了起來。如此高張的張力下,下一步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特別是一個六十幾歲的孩子帶著手下跟一群二三十歲的孩子,兩邊在鬥氣,然後其他孩子在那裡準備找洞鑽、找糖吃,真的看不出法律和道理在這場域裡面發生了什麼作用就是了。
以下只是一個人的心得文與心情舒發文,本來就沒在看這種東西的快快跳過吧。
====
無論未來事件怎麼發展,我都期待全球化的競爭,就算我要逃我也沒能力逃出地球,只能留在地球上不斷競合。
我不僅僅討厭馬總統、王院長,我也不喜歡什麼國民黨、民進黨...什麼黨的,我還對整體政府公務體係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構化敗壞很不以為然,甚至到痛恨的地步,管你什麼黨執政,這種結構根本不是他們能動搖的。相信長期和我交往的朋友們已經聽過不下我不滿的聲音,甚至在我人生極少地有限次數的政府公務相關會議桌上放砲,就算知道面對這個僵化的結構體,這樣的砲聲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正如一開始有人問的:「為什麼總是學生站出來?為什麼總是學運?」,我不想像那些教授天真浪漫的回應說:「因為他們還沒被社會污染啊,會追著自己的理想而不妥協。」,你們這些教授是沒年輕過哦?或許有可能是你們生得好,從小都沒被社會污染過,我們都是賤民,所以出生沒多久就被污染徹底啦?我反而要講我們以前年輕氣盛的時候也是這樣子幹的:「老子就是看不慣你們大人搞起來的體制,一大多章要蓋,事情也沒做好,一天到晚來強姦我們學生(人民)的權利!是怎樣啦!」,不過那的的確確也要有那種時代機緣能夠進到相關領域去,還要有好像天下掉下來禮物的時機,遇上一些怪現象,也才能夠反上一反,像是抗議宿舍回收,還是整天覺得自己很有謀略地和一群朋友談論如何和學校、和政府對抗,然後有些偷偷實行,有些根本就忘了當初是想來要幹麻的。
或許你們年輕的時候和我不同,但我就是個這樣的人,其實以前的抗爭沒有幾次成功的,而且都沒有什麼力,軟趴趴的,也蠻好笑的。除了偶爾矇對學校政策,提前吵鬧,看起來一些校方退步好像是我們的功勞一樣,等到我長大後回想,那只不過是時勢所趨。剛好這是趨勢,我們只是早吵了一些日子,所以成為全台灣前幾個擁有校內便利店的學校而以、所以能夠讓一些不公的事務停擺。那時候覺得自己很神,但現在覺得自己很蠢,完全被自己膨脹到忘了自己是誰。
我很慶幸自己生長在一個全世界最方便的國度裡,在城市走幾步路就有二十四小時的商店等著我、在鄉村則是開到隔壁村就有便利商店 (除了一些真的很偏遠的地方),要是我從來都不曾有機會到其他的國度、其他的城市看過,我還真的反省過我自己會不會覺得全世界都跟我們一樣,那樣的方便呢!
在這個超級方便的國度裡,仍然有很多不公、不義、讓人不開心的事情發生,有些能解決,有些不能,我的成長過程經歷過動員戡亂時期、解嚴、民選總統、一直到現在,也有幸跟著教授參與反軍購和最後一次任務型國大的相關事務,這些讓我學到:「無論是體制內或體制外,想改變,就得想辦法先從自己開始,去影響別人。而且這影響別人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週、兩週,那是一輩子的事。」,還學到「就算遇到無理的人,還是要講理,就算講理會吃虧。但講理不代表不會回擊。」
從之前的對立與衝突裡,學習到了無論衝突最後的結果如何,我們全都努力過了,該落幕、換幕的就得讓它過去。但幕落下了並還未結束,事實上還沒有、也不應該停止,這時候更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當下的現實為何,盡力做出以當下資源能夠做出的最好決定,而不是為了面子問題讓日子空轉,或者是就丟著不管、一切交給別人解決。也因為人都會累、都有極限,人氣總會散去,別人再怎麼說都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的理念,雖然能影響大家跟著一起堅持,甚至還找到了許多願意更用力的夥伴;但大多數的朋友們,還是有自己的生活要走下去,他們可沒辦法在身旁支持我們一輩子。
我慢慢長大後,走過那些學習過、聽聞過、經歷過許多的大小故事之後,發展出來自己的一個論點:「不管天王老子換了誰當,我都還是必需糊口飯吃,只因為我出生來就是個平民,我只能努力吃下所有知識,讓自己能夠有所判斷;只能努力增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去;只能拼命和能合作的人們合作,讓大家能一起成長,一起面對多變難測的未來。」
有時候,退一步不見得是孬種,反而比衝出去的那一刻更需要勇氣;有所妥協,反而會學習到更多。
或許家裡的爸爸、媽媽到現在還搞不懂他們的孩子,為什麼總是愛跟別人不一樣,但這我真的無法解釋,正巧我的際遇就是如此,我的人格也才會發展到現在這樣,而且還要歸功於上天透過我父母給我一顆不算差還算清楚的腦子,還有一個健康的身軀。
「正因走過種種的事件與磨難,才成就現在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