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1

「為師,該教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一些表列式的基礎知識。」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跟上時代,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那種「老師一定要教得出東西,學生才會學到內容。」這種奇怪的社會共識。老師能夠給出方向,能夠教授自己專業領域裡已經習得的知識,但並非包山包海。

我們應該教給學生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和「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補充一堆人自認為的「基本知識」,而且還每段時期不大一樣。

被現階段教育這樣子教出來的學生,大多都很乖、很聽話,甚至連問題都不會、不懂、不知道怎麼問。只有極少數比較反骨的學生才有機會走出這種「假菁英」式的教育窠臼,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自行找出相關領域的知識。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出了社會之後,如果沒有經過一些事務與事件的磨難後,沒被逼著學會找出解決事情的方法,這一生腦子裡的智識就停滯不前,慢慢地就喪失了眼界、與繼續學習的心。

經過大學教育,甚至是已經經過研究訓練的學生們,理應擁有研究與找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但事實上,這社會並不這麼理想,不是人人如此。如果有機會領導著這社會前進的這些種子都如此了,那麼一般大眾在茫然的生活氛圍當中,又如何能找到榜樣模仿,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會東西,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老師的責任,那是我們自己的責任,老師已經提供了基礎知識與相關參考資料的來源,接下來應該是自己得花時間去瞭解,甚至找出更多相關引據、相關資料,來讓自己的知識版圖得已擴張。

當然老師也沒辦法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輕鬆 (有些是現況),拿著二十年前的知識從未更新,欺負著從未接觸過的就學學生。反而應該好好善用社會與國家給與老師的福利,比其他人多的研究與學習時間,好好跟上時代新知識,再融合簡化教授給自己的學生。

這社會的眼界與眼光之所以越來越淺薄的原因,這是常期上下交相賊的結果,師不師、生不生,家長們自己也不大想負上教學的一些責任,再如此下去,別說競爭力了,可能連最基本的維繫與溝通能力,可能都會在這樣的時代洪流裡,一一被拔除,最後被摒棄在地球村的邊緣之外。


2013-01-30

「不管是成是敗,做,就能有經驗累積。讀再多的兵法書,還不如實際打上一場仗。」




只有下去做,才能知道成事之間的細節與眉角。

「事世變化多端,極度乖離,平常心以待,以不變應萬變。」




一頁書:「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啊。」

就連一頁數這種三天之一的佛性代表都能墮入魔道,還有什麼事情好大驚小怪的呢?

題外話,布袋戲真的是台灣生活文化裡一支非常有味道的表演,它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各家知識與文學,從儒、釋、道,到這三家流傳到世界各地的流變,再加上西方神化與魔物的影響,產生出許許多多的創意。

嗯,忙到很久沒看布袋戲了。除了霹靂之外,應該多支持些其他鄉土野台和傳統小偶改編故事和新創故事的布袋戲。


---

中國字就那麼幾千個,怎麼用都會重覆,乾脆就拿成語和俗語組合出自己想講的感覺,這也算是另外一種文化創意的展現,只是要成為產業,應該沒什麼機會吧。

2013-01-29

「學得皮毛易,習得骨肉難。有樣學樣非常快,但想學得為何如此動作的原因,這就不是短時間可以學習到的。」




跟風是一種不用動腦的輕易行為,就像開車行駛夜間山路,跟著前車尾燈走,是最不用動腦的作為,但這也將未來的風險,全數轉嫁在我們所跟隨的那台車上,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小心駛得萬年船,跟風落得輕鬆之外,我們還是得好好觀察、用用腦袋。

---

我們從上到下有許多政策與方向,都是看到別人有我們就要有。

往往忘了去想:
「為什麼要這樣做?」
「目標在哪裡?」
「目的是什麼?」

在這樣子速食主義當道,資訊洪流淹頂的世代裡,如果再不努力思索,「為何而戰」這議題可能永遠被埋在一堆瑣事之後,永不見天日。

2013-01-28

「我百分之百不贊成『不安全』的核四運轉。那是因為它被搞到不安全,我才不贊成它運轉的!」





為了政治利益讓核四停了又建、建了又停、停了又建、建了又停...
中間倒了多少承包商,新包商如何接軌得上?技術相關能力就算舊有包商擁有,但新的包商的技術是否能夠銜接得上?
我百分之百不贊成「不安全」的核四運轉。那是因為它被搞到不安全,我才不贊成它運轉的!核能的目的除了解決能源問題之外,還有另外一層的國家戰略考量。沒有過去的這些累積,我們別想發展可控的核融核技術了....我看現在也沒人在意這件事了啦!
只要是發電機制,就會有它的風險存在,都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如果是因為危險和相關廢料問題,真的連火力、風力、水力發電廠都該關一關了,因為由其他能源轉換成電力的過程中,會產生大家聞風喪膽的電磁波,會把所有人烤熟、變笨。火力電廠燒煤、燒炭,製造二氧化碳不愛地球,灰燼還很毒!風力發電造價不斐,而且在台灣風向不定的狀態下等於白建。水力發電相對安全了吧?那可不,隨便來個沒水還是洩洪之類的,下游的居民就得提心吊膽的生活了!
再這樣下去,還有路上那些高壓電塔也可以拆一拆了,那繞台灣不知道幾圈,每天產生的電磁波累積個三五年下來也是很可怕的,我們不要這些東西。
---
我們不是應該努力找出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防堵嗎?
什麼時候我們這個科技島在生活科技上一直開倒車了呢?
民眾沒有知識與學識就算了,就連領航的那群人也沒有常識和知識,這個島不亡才奇怪。
---
我討厭只有在情感上的支持或反對理由,而沒有在其他面象的考慮。
為反而反?為政治利益而反?
人民利益你們放哪兒去了?


我的立場不反核,也並非絕對擁核!我認為反核也不應該是個絕對的態度。

「22K從來不是個偽議題,反而是一個橫跨社會不同階層的複雜問題。」




真要釐清 22K 薪資的這個問題,不應該把什麼全都放進來做撒尿牛丸,那只會彈來彈去,頂多還很好吃而以。(扯...太遠了)

這要用簡單的話語解釋清楚之前,應該要有很縝密的辯思過程,才有辦法分開論述。並不是簡單罵一罵企業主無良,或是酸一酸新鮮人沒有能力就可以說完的。

那是個社會結構造成的現象,要分析就得分析現在的社會結構為何,再來才用個案來擴充分析結果與補完。搞不好寫完了以後,我的畢業論文乾脆就交這一篇就好了!(什麼?沒有文創?好吧,我把討論限制在文創產的範圍裡,應該就可以了吧?)


待續......(如果有的話)

2013-01-27

「領導者要有洞悉事務的基本能力,才有辦法與團隊有效溝通,發揮團隊的真正實力。」




領導者雖然說不見得什麼都要「會做」,但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千萬不可沒有,否則在溝通與目標訂定上,必然會出現與現實的落差,進而導致團隊有不同步的問題,嚴重者有可能讓整個團隊潰不成軍。

當開始接任用腦指揮的任務時,吸取更多新知與瞭解新時代工具,就成為一個努力的領導人所必需有所做為的人生功課!

「見識。看見了,也就得開始認識。除非願意欺騙自己視而不見。」




不斷的見識...才能豐富人生

2013-01-25

「現在這種滿而溢,游刃有餘的感覺,可是累積十多年的硬底子功夫來的。」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不要以為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與事務,換個人來做也能做得到,往往就是換了個人,整個流程與連結就完蛋了。

也不要覺得自己所學的是無用的,反而應該找到更多應用與延伸的領域,繼續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成為個 somebody 的。

2013-01-24

「一般亂推廣的行銷APP的規劃與製作,不過又是個.com泡沫化的新起點,並不會因為有了app之後有如神助。」

「不斷地和自我挑戰之前,得先面對和認識那個真實的自我。」



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還有什麼能力去認識別人?

可以介由認識的別人眼中、口中,瞭解自己外顯的一面;但真要瞭解內在的那一面,除了解構自我、誠實面對之外,應該沒有什麼捷徑可達了。

「挖掘深層的自我當中,揚起了不少心靈活動所遺下的塵土。」




單刀直入、毫不掩飾、殘酷直接地面對赤裸裸的精神與靈魂深處,那就像是在時光隧道裡走回頭路,充滿了熟悉但不確定的舊有新事物。

「當全世界一股腦兒地往科技服務走去,我們應該停下腳步,好好認真檢視傳統的脈絡,舊東西不是不好,只是需要新的時代思維加入整理。」

2013-01-16

「無知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一種群眾武力?」




現代社會的亂象之一,就是無知者可以大聲嚷嚷,搶盡版面。進而顛倒是非,倒因為果。

近期消防人員被批判得一無是處時,有誰認真想過,到底是誰把防火巷給塞住?又是誰不相信專業的判斷?又怎麼會有這麼多想縱火亂來的嫌犯?

「速食主義」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就連是非黑白都因為速食資訊而變了樣。我不喜歡這樣的社會,這樣如此無知的群體社會。

我自己將商圈依業態分佈情況,將其分為兩大類:「專一型」商圈與「綜合型」商圈。







我覺得以目前我對台北市商圈的樣態瞭解,可以開始專門寫一個台北商圈誌之類的東西了。

我自己將商圈依業態分佈情況,將其分為兩大類:「專一型」商圈與「綜合型」商圈

專一型商圈,顧名思意就是商品品項較為專一,只是鎖定商品樣態的程度範圍有多小罷了,經典商圈有:「台北相機街」、「新中華影音街」、「八德3C商圈」、「承德二手車商圈」、「文昌家具街」...等等。

綜合型商圈,也就是在商圈內的業態較為豐富,這類商圈大半會是夜市或者常態集市的情況,一些大家較耳熟能詳的商圈有:「西門商圈」、「公館商圈」、「師大商圈」、「沅陵商圈」、「景美商圈」...等等。

這些商圈每一個因為業種的特色、分類與地域環境與資源的不同,也都會呈現出彼此不同於其他商圈的特色。

另外,我自己也將所有商圈再依消費族群的形貌,再劃分為兩大類:「生活消費型」商圈與「規劃消費型」商圈

這兩種商圈的差別,最簡單的分野就是在金額大小和商品品項的生活化需求度上的差異。舉例來說,「台北相機街」就是屬於「規劃消費型」的商圈,因為商品單價高、又並非隨時都有使用需求,因此造成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其他商圈不同;另外一例,「西門商圈」就屬於「生活消費型」商圈,這裡的商品樣貌對消費者來說,多半是遊逛性的衝動性消費商品,多半偏向最直接的食、衣與娛樂性消費,這類消費在生活中的需求量遠遠大於其他計劃性消費品,所以消費者造訪與購物的次數,就會遠大於「規劃消費型」商圈





2013-01-14

「其實我不強,強的是那些擁有實力和真心往來的老師與朋友們,因為這些朋友的知識交流,讓我獲得各方好手的經驗與思想。」




人因書而貴,我因為擁有許多第一好手的師長與朋友,讓我在書本之外也能獲得許多已經整理與融合好的保貴知識與經驗。感謝這些好朋友與好師長們。

2013-01-07

「如果那麼簡單,那現在每個人都會飛了。」




用說的比用做的要來得簡單許多,你想說自己比地球還大都行,只是現實是否如此?請捫心自問吧。

2013-01-01

「在我看來,農業裡有機這兩個字,是對環境的友善、對自己的堅持、和對所有朋友們的關懷。」




家裡的紅龍果採有機方法種植,也才知道有機的苦處和困難。

不瞭解的人們可能以為只是種植方式的改變,頂多是不用藥、不用化肥、...,殊不知整個環境的維護和經營,才是真正耗費時間與精力的地方。如何用天然的方式和原本就有的蟲子對抗,在搞定了土壤和環境之後,還要重新學習用有機耕法時如何和天候賽跑,有好多好多必須透過實做去取得的經驗,那些數據的變化是書本裡、實驗室中無法相比較的。

有機對有些人來說只是兩個字,有些人認為是「吃的健康」的前哨。

在我看來,有機這兩個字,是對環境的友善、對自己的堅持、和對所有朋友們的關懷。如果有機會遇見堅持有機的農友們,記得給他一個最燦爛的微笑,他們賣出來的無毒有機農產品,每一個都浸滴過汗水、每一個都磨過手皮、每一個的成長的過程背後都擁有最悉心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