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2

「台灣的經濟奇蹟多半因為是以製造業的興起而達成的,但台灣的經濟停滯也多半是因為製造業的思維而造成的。製造業真是台灣的蕭何。」




Good Job!.......(這真的是雙關語)

台灣的經濟奇蹟多半因為是以製造業的興起而達成的,但台灣的經濟停滯也多半是因為製造業的思維而造成的。製造業真是台灣的蕭何。

製造業當中,大部份員工的上下班時間,就是他們全力投入生產的時間,所以打卡上班、打卡下班,很簡單地可以控管他們是否有努力生產。但這也只是理想化的狀 態,人們在工廠裡生產,八小時能達到的量,真的如老闆所想那麼好嗎?事實上不然,那是因為有人聰明、有人駑鈍;有人勤快、有人懶散,這樣情況下所平均出來 的生產效能。久而久之,製造業的思維就停在「員工要準時上下班,一週工作足夠時數,才能有最好的工作績效。」,也將這樣的思維,套用在其他非製造業的工作崗位上。

我們的製造業當中,泰半以代工為主,也就是有單才有生產,沒單就不開生產線,在這樣的現實情況當中,在西元二零年代的金融風暴吹向全球各地時,我們出現了 一個叫無薪假的玩意兒,那就是因為老闆不需要員工待在「生產線」上吸企業的錢,起因是因為沒有「製造」的工作可以做。於是,製造業中的無薪價,成了必然之 惡。

回過頭來,製造業本身真的需要一週五日的上班時數嗎?特別是在生產自動化之後,人力表面上的精簡似乎省了更多成本,讓產品的單價降低,但這群人的工作量並 沒有因為生產自動化之後而降低,反而是需要去承接那些砍掉人力所留下一些無法自動化的流程與工作。只看利潤與製造,不看員工的負荷能力,如此地惡性循環下 去,直到今天所形塑成的大環境樣貌。

如果員工工作四天就能達到想要的、合理的績效,為什麼要浪費他們的時間與快樂來滿足老闆的虛榮呢?一週少上一天班,其實省下來的開銷還不少,而且擁有快樂員工的機會會大增,而且應該會成為這個公司的優勢,讓更多有效率的人才往這裡投入。

因為出版社是在內容產業當中,內容的產製原本就不是一件可以用效率和工作時數完全代換的一個模式,也才有辦法一周上班四天。我倒是很好奇,如果以製造業的 現況來看,這一周四天的工作樣貌,應該會增加製造相關的人事成本,所以是否無法跟上這樣子的腳步?或是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相關閱讀
出版社老闆一周只讓員工上四天班的秘密

沒有留言: